白露·雅集
记录朴隅建筑2018年第五场“隅见”沙龙活动
白露雅集
2018年9月8日(农历七月廿九 白露)
19:00 - 21:00
成都摩诘琴院(总社)
成都市青羊区支矶石街31号附3号(宽窄巷子旁)
© PURE 张艺凡
抬头
见月
合眸
聆雪
静坐
观风
凝神
赏花
这十六个字,对于常年弹琴和喝茶的人来说,能感受到其中之八九十。而当你看到这十六个字的时候,脑中是否能够浮现些许画面?这里的画面不是你的想象,而是真实感受。
在工作和生活中,除开睡觉,80%的时间我们都在说话,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却很少。
假如从早晨睁眼,到晚上歇下,我们都让自己的嘴巴合上,让思想状态回归到自己身上,细心去感受“一棵树”,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?
止语茶会 © PURE 张艺凡
琴院陈设 © PURE 张艺凡
让我们嘴巴歇下来、心闲下来,踏踏实实地喝一杯茶。
把时间还给一杯茶,这杯茶和平常的就会不一样。
止语茶会 © PURE 张艺凡
止语茶会 © PURE 张艺凡
品茶之时,邓丽珠老师弹奏《普庵咒》
犹如虫鸣鸟叫,或如密雨淋淋,
但闻一片淅沥哗啦之声,洋洋洒洒。
许多单音参差组合,构成自然的旋律,
犹如天籁与地籁的悠扬肃穆,使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。
邓丽珠老师弹奏《普庵咒》© PURE 张艺凡
吕博文老师弹奏《流水》
出自《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的故事,广为传颂,人们借此慨叹知音难逢。
乐曲时而潺潺滴沥,响彻空山;
时而如幽泉出山,风发水涌;
时而似危舟过巫峡,惊心动魄;
时而又如身处群山奔腾,万壑争流之际。
静 © PURE 张艺凡
传统的琴乐,代表传统的音乐审美,将古琴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,才能听得懂。
每一个音符的产生,都由你当下最真实的状态与情绪而来。
很多声音已逐渐从我们的耳朵中消失了,假如我们进入到自然的生态环境中,可以听到很多生物之声。这些声音虽细微,但在古人听来却很美,并且代表了不同季节独有的表现。
正如去年的热门电影《大佛普拉斯》中台词所说——“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,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,却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。”如今科技不断进步,而人类的感知却退化了。这是为什么?因为一切节奏都太快了。
然而当一切都慢了,才会显得珍贵。
弹琴对我们最大的影响,是让我们变慢。
请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刻,做到完全专注。
这是跟古琴、跟茶,跟大家没有接触过的另一种生活状态、生活方式相关的一次雅集。
© PURE 张艺凡
© PURE 张艺凡
雅集之末,众人意犹未尽,将心中的一些疑问交之邓丽珠老师解答。
Q:各派古琴有什么区别?
A:好比川菜和粤菜的区别,总和来讲,最开始古琴并未成派,各派之间是有共性的。派别代表了一个区域的文化滋养出的大体审美状态(趋同性),无法用量化的标准去理解,就如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。琴弹得雅或不雅,与个人的涵养、知识结构及性情相关。
Q:古琴给您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?
A:“我觉得自己‘像三十岁’,说笑了。”
其实是多了一种眼光和状态,去看待所有需要面对的事情。每个人看到的世界,以及每个人应对事情的处理方式,都跟ta的思维模式是挂钩的。常年饱读诗书的人,会有娴静之气;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人,呈现出的状态可能是昂扬向上。人是靠生活而生存的,而非靠生存而生活。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圈,决定了生活方式。而一个人的生活方式,决定了其带给他人的印象和感受。几千年来,我们的精英阶层,都沿袭了琴棋书画这套生活体系,并未曾废弃过它,说明它是有可取之处的。当你在学习的过程中,才能理解它的可取之处到底是什么。如若你长期在这种模式之下去面对一些不愉快,会发现,你可以让自己静下来。它能让你在情急之时缓下来,让你进入“定而能静,静而生慧”的状态,这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影响力。”
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。”
© PURE 邓政
© PURE 何秋韵
© PURE 邓政
© PURE 张艺凡